2)从五四运动青年学生作用看今日青年学生担当_【那个叫夏可以的女人】 2012年夏我和三个熟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影响下,思想日益变得激进,为之后的五四运动做好理论的准备。通过新文化运动,青年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改造,成为具有现代家国意识的青年人,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奉献终身。这些青年学生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五四精神,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奉献终身。

  2、革命运动的主力军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和其他高校等几千名学生走向街头,进行游行示威。北洋政府不顾学生的爱国行为,竟然用军警逮捕爱国学生,爱国学生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为声援学生的爱国行为,6月5日,上海多家棉纺织厂工人举行大罢工,抗议反动政府的行为。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工人罢工波及全国多个省,汇聚起巨大的力量。这场从上层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到底层工人阶级参与的运动,充分调动社会各阶级人士的力量,是一场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在这场爱国运动中,这些学生作为纽带,联系社会各阶层,起到革命枢纽作用。青年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发动底层群众,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这场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极大的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青年学生作为革命运动的主力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五四运动开始,之后历次革命运动,青年学生都发挥着类似的作用,具有优良的传统。

  3、革命运动的实践者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及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发起者都局限于所在阶层,无法充分调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整个社会没能有效的参与进来。太平天国是由农民阶级所发起的革命运动,仅仅调动了部分人的积极性。洋务派是由开明权贵阶层发起,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发起,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开展的自救运动。辛亥革命是革命派所领导的一场旨在推翻清廷统治的革命。新文化运动则是有志之士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以往历次救亡运动,没能有效发动起社会最底层民众,社会没有完全的动员起来。在五四运动中则出现以往历次运动都没有的现象,底层民众大都被发动起来,参加到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在发动工人阶级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来源。广大青年学生并没有只局限于自己所在领域,他们深入生产一线,走进工厂、走进铁路站,分发传单,与工人朋友们面对面交流,向广大工人朋友们介绍时事,宣传他们的进步思想,极大的调动了工人阶级的爱国热情。正是因为有了青年学生们早期的宣传和动员,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广大工人阶级很快便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