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 嫌疑_神秘恩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方在学术上的分歧,延展到了对星图的解释上,按照迈斯尔会长的传统做法,只要绘制好星图后,就可以按照仪式进行占卜,然后从星星之间的联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但是按照格兰尼的宇宙膨胀理论,绘制的星图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要计算上星星位置和膨胀系数,这样的微小变化,在占卜中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会极大的影响到占卜的准确性。

  这样的分歧就是灾难性的,双方在期刊上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高恩在天体上看到了很多论文,都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开始支持迈斯尔会长的文章是大多数的,毕竟迈斯尔会长是传统观点,也就是整个体系的维护者。

  但是格兰尼的论文写的太好了,高恩看到之后就觉得太过于精彩,数学论证严禁合理,内容又是循序渐进,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得出结论是非常自然的。

  论文大家都能写,但是写到格兰尼这么精彩的人却不多,高恩看着论文如同一篇精巧的科普小说,关键是其中的理论依据还是非常的靠谱。

  在一次次的论文对撞中,也有人开始研究格兰尼的理论,在最近的期刊中,渐渐看到了格兰尼的支持者,高恩连续啃了十几篇论文后,他这才说道“是在是太多了,亚历山大,你整理的结果呢”

  亚历山大比高恩还头疼,他不需要看论文的内容,但是要记录下每一个论文的作者,还要记录下论文最后引用综述中所引用的所有论文。

  他制作了一张表格,列举了每一个论文的作者和引用次数,这张表的行数夸张的达到了一百多行,而每一列也写满了数字。

  这也是正常的,天体这本杂志面对的是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这是一本公开发行的期刊,并不是占卜家协会的内部期刊。

  一些天文爱好者也会想期刊投稿,虽然他们的录用比例不高,但是偶尔也会一两篇有价值的论文。

  特别是刚创刊的时候,那时候的论文水平可以用普通来形容。在那个时候只要发现一枚新的星星,发现一种新的宇宙现象,都可以迅速的写一篇论文,然后刊登到天体上。

  近些年这种混论文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现在天体上讨论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数学功力那是肯定看不懂的,果然是万物归于数学。

  亚历山大虽然看不懂论文,但是他做事还是很靠谱的,高恩看到了这张巨大的表格渐渐填满,他走过去说道“我这里有三个名字,你看看他们论文的引用数量多吗”

  亚历山大接过了高恩的名单,他迅速在自己的表格上找了起来,最后他说道“这两个人,普利斯特和帕特里奇,他们都是引用次数比较多的作者,特别是这个普利斯特,他的文章很受欢迎,近太阳行星的轨道就是他计算出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