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章 河套腹地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蒙省五原县?

  郭阳一时没反应过来在哪儿。

  好在很快就有人拿来了几幅地图,有全国的,也有五原县的。

  陈司长在地图上指出了五原县的位置。

  “五原县地处黄河几字弯外侧,河套腹地,阴山脚下,现有耕地面积230万亩,是巴盟主要的粮食产区,以种植小麦、玉米、葵花为主。

  近几年,当地常年超量引用黄河水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

  人均土地的一半受盐碱危害,土地产出极低,严重影响着当地农民的家庭收入。

  五原县已经在鼓励农民种草,对种草农户进行补贴,引进了草颗粒生产线,和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合同。

  没有水,就担水浇树,还用一年时间,挖通了10里长渠,引来了水。”

  而且,因连年使用化肥,农民只种地不养地,导致土壤板结硬化,耕作性能差;

  连年使用大车翻地,犁底层深厚,土壤通气透水性差,根系难以下扎,作物易倒伏。”

  “老向,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有草案了没?”

  “但你小子好久没来了,挖的水渠早就干涸了,现在都是靠机井浇水。”

  郭阳好奇的问道:“华叔,这果园20年前真是流沙?”

  毕竟大多数农户对盐碱地改良技术没什么研究,对苜禾1号更是极为陌生。”

  郭阳点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郭阳又问道:“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

  “林地有500多亩,果园有200多亩,现在主要是我儿子在打理,我平时就到树林里走走,看看这些树,看看孩子们,心里就觉得敞亮。”

  但仅靠县里的力量是有限的,撂荒的土地依然年年增多。

  “那感情好,水果管够,管够,随便吃。”

  邱振东笑着接过话头,

  这确实是块硬骨头!

  向天山跟着说道:“五原县盐碱地的盐分类型比较复杂,各种盐类都聚积于同一土层。

  具体的盐碱地改良专项资金政策还在研究之中。”

  果园里,梨、桃、杏、李、沙枣等各种果树都有,品种繁多,梨更是有十几个品种。

  看着华叔思考的摸样,邱振东知道他真动心了。

  “算你过关。”

  两万亩苜禾1号的大卖,更是让他的内心火热。

  五原县农技推广中心的负责人邱振东,是土生土长的河套汉子。

  没一会儿,几人便走进了果园。

  “后续村里的低产田地和盐碱荒地主要就是流转给他们。”

  “陈司长,五原的盐碱荒地并不是完全连片的吧!

  应该是分散在各个村镇,由于盐碱过重,村民撂荒而逐渐形成的盐碱荒地。

  向天山笑了笑,道:“对症下药呗。”

  “哦。”

  “20年前?流沙?”

  这是近年来,五原县最常见的景象。

  30年的合同流转时间,能寿终正寝的毕竟是少数。

  “苜禾1号真有那么神奇?”

  “盐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