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3章 种子订单和产品发布会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业部新出的盐碱地政策就像是一道旋风一样,迅速的刮向全国各地。

  尤其是在政策鼓励的区域内,种植大户和企业嗅觉极为的敏锐,迅速的涌向农业局询问具体的政策条款。

  至于普通的百姓群体,这年头人们热衷于外出务工,愿意留在农村种地的人很少。

  我国五大盐碱类型区,均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这次的政策条款,除了西北内陆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

  其它的诸如东北松嫩平原、东部滨海盐碱区、黄淮海平原、黄河上中游灌区盐碱区,都有相关的扶持。

  其中又以滨海盐碱区为主。

  在鲁省,东营、潍坊等代表城市都各自有几百万亩的盐碱地,很多还属于重度盐碱区。

  农民种粮都是靠天吃饭,亩产四五百斤是常态,撂荒的土地更是数不胜数。

  如何开发这些不毛之地早就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结。

  苜禾1号在这里也拥有最大的群众基础,无论是低产田改良还是开荒,对农户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苏省盐城,

  在高手如云、群英荟萃的长三角,盐城的存在感并不高。

  其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海岸线不断东迁,海水浸渍的盐淤泥发育成了盐分高、养分低、危害大的滨海盐碱地。

  最终形成了620万亩滩涂,盐碱地占了苏省的70%。

  为了开发这片土地,盐城人民已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研究。

  但还不得其途,人们对盐碱地早就积蓄了饱满的热情。

  松嫩平原,

  黑省和吉省也不遑多让,超过4500万亩盐碱地的松嫩平原西部,是世界三大片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域之一。

  白茫茫的盐碱地与肥沃的黑土地比邻而居,地势高的地方是黑土地,地势低的地方是盐碱地。

  在松嫩平原,每向前走一步,各自的土壤境地都可能不相同。

  未经治理的盐碱地上,地表坚硬,表面布满白色盐渍。缺水的土地硬的像水泥块一样,根本无法用手捏碎。

  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干像一把刀,湿是一团糟’。

  耕作了多年,也治理了多次,‘盐随水来,水带盐走’的治理原理也不难。

  但碱降了、盐排了、田洗了,就能正常的种地了吗?

  不!

  土壤修复是一个系统性、长周期的过程。

  想要唤醒沉睡的耕地,让盐碱地变黑土地,打造大粮仓,需要良田、良种、良法形成持续性的良性耕作。

  现在种子有了。

  只需要一两年就能换回一块良田。

  关于土地的故事还有很多。

  各地的种植大户、投资商都蜂拥而至。

  热情席卷了农业局。

  各地不得不邀请各地农科院的专家组织技术培训和政策解读。

  让地方惊喜的是,由苜禾和天禾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也第一时间组织了相关活动。

  不懂政策,农业局摇人。

  技术员不够,农业局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