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5章 赵昆,记得带上一把长尺子(求订阅_大唐第一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子,经常与程三郎一起被亲爹李世民踹到荒蛮之地去呕心泣血的建功立业。

  所以,他麾下的亲事府亲事那三百三十三人,全部都是骑兵。

  也就是之前去泸州,还有蹿去姚州的时候,李恪会率领亲事府与帐内府前往。

  若是平日里,也就只是领着一票亲事府的部份骑兵精锐充作护卫,跟着程三郎到底浪荡。

  莫要看那李德与李敏那哥俩成日跟在李恪身边肩并肩的当护卫头子,其实这哥俩还各有一个身份。

  李德是亲事府典军,李敏是帐内府典军。

  只不过平时,李敏属于是光杆司令,混在亲事府里边蹭吃蹭喝。没办法,谁让他与李德是亲兄弟。

  而且又是重要的武官,当然要跟吴王殿下肩并肩,以便随时听候召唤。

  再加上帐内府是步兵编制,李恪也不乐意自己一个有码的骑兵,屁股后边尾行一帮子慢吞吞的无码的步兵。

  (咦?上一行好像马字多了个石字旁,大家不必介意,就当是作者打错了字。)

  对李恪这种只想带着有马的一百骑兵前往齐州的作法,同样有马的程三郎表示欣赏。

  毕竟无马的虽然能够脚踏实地,感觉更真实,但时速快不了。不像有马的,动不动就想快进一波。

  朝会开,收奏折,撂案几上,继续朝会商讨军国大事,说完,拍屁股散伙。

  回到了文成殿,那一叠弹劾程三郎的奏折,其中还夹杂着一两本就那天程大将军舌战群儒,扰乱朝堂的奏折又全被李世民撂到了一边。

  打量着那七八份奏折,李世民一阵牙疼,别的朝臣被弹劾,往往都是一波流,弹劾过就完事了。

  可这帮子御史,弹劾起程家人来,那股子耐力和毅力,简直堪比移山的愚公了都。

  李世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说来说去,弹劾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破事。

  除了让程家人的名声有损之外,根本不起波澜。

  问题是,程家人有好名声吗?李世民一思考到这个问题,自己就先乐了起来。

  “赵昆,把这些都拿下去吧,真是让人头疼啊,每天都那么多,那些御史还真是……”

  听到了陛下的吐槽,赵昆忍不住说了一句俏皮话。

  “陛下,臣觉得,那程三郎这才回来没多年,怕是弹劾他的奏折,垒起来怕都快有人高了吧?”

  “……有吗?”李世民看着案几上的那七八本奏折,忍不住伸手去比划了一个高度。

  “这个,臣没量过……”听到了李世民好奇的询问,赵昆脸色一僵,摇了摇头道。

  “唔……”李世民抚着长须,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那叠奏折,这让伸出了手的赵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搬走。

  “那个,弹劾奏折都在哪?走,今日正好闲着无事,朕去查验一下,看看宫中有没有存放好这些东西。”

  说到了这,李世民很有精神地站起了身来,自己伸手抄起那些弹劾程三郎父子的奏折,大步朝着屋外快步而去。

  走了没几步一回头。“赵昆,记得带上一把长尺子。”

  “……诺。”赵昆的眼皮一阵狂跳,得,看样子陛下今天心情相当的好,没有乐子,知道去主动找乐子了都。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