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50章 大唐的读书人,难道就只有那么一条_大唐第一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养家糊口的技能,同时,也让那些仵作乐意教导那些医学生实习。

  毕竟仵作这一行业可是常年跟尸体打交道的,他们学习起医学,特别是相关于人体解剖方面,绝对是事半功倍。

  李恪打量着不远处的教室,看着里边的老师正中气十足地站在一座木质人像跟前,在那里跟各位学生讲课的场面。

  忍不住转过了头来,看向这位在大唐开创了以刀治疾手段的处弼兄,不禁感慨地道。

  “小弟也没想到,过去被视为患之必死的肠痈之疾,如今在长安还有洛阳,只需要开刀,就能够活命。”

  “这可是不知道解了多少百姓的疾苦……”

  程处弼背负着双手,缓步而行,听到了李恪这番吐槽,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回头想想,国子监诸学,计有学子数千,可是所学皆是诗书典籍。

  除了少数人,兴许还能读一读农书,学一学算学。他们一心只求入仕为官……”

  “可是我大唐的读书人,难道就只有那么一条出路吗?”

  “日后若是读书人越来越多,可是官员的职务位置也就那么点,剩下的读书人怎么办?”

  “难道就只抱着书本,成日闭门口读,等上十年八年,说不定能够混个闲差不成?”

  “在程某看来,条条大路通……洛阳,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学问,没必要全挤一条独木桥上去。”

  “就像咱们这程氏大学的医学院的学生们,但凡是毕业出去的,有谁敢说连口饭都吃不起?”

  “还有那些精于计算财会的,甚至有一些商行、作坊,愿意出比咱们汉唐商行更高的薪水来聘请他们去做事。”

  “还有现如今,咱们地畜牧专业的那些学子。

  你爹都已经跟我约定了,等回头有了毕业的,至少他要拿走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为我大唐诸多牧监输送人材。”

  “这就是为什么,程氏大学虽然招生比不上国子监,而且所招的生源。

  绝大多数都是出身寒门,甚至是普通百姓出身。”

  “可随着一批批的毕业生走上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给咱们大唐所带来的影响,程某自信也不比国子监差。”

  听到了程三郎信心满满的话,李恪不得不点头承认处弼兄所言非虚,不是吹牛逼。

  同时,也不禁有些啼笑皆非,程家人这样的武夫世家,居然搞职了像程氏大学这样一间十分利国利民的综合性学院。

  反倒是那满天下的读书人,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子弟,他们对于这样的学院根本就不感兴趣。

  唯一感兴趣的那就是做官,甭管是能恩荫做官也罢,还是读国子监想办法入官场也罢,又或者是参加科举入仕也罢。

  总之,当不了官,宁可花前月下,宁口归隐深山修道,坐以养望,相互炒作名声。

  以便被天子看中,成为朝中官吏。

  一思及此,李恪忍不住乐了起来,大手拍了拍程三郎的肩膀。

  “处弼兄,你可知道,父皇迁都洛阳,其实还有一帮子在世家大族中很有影响力,居于终南的隐士高人相当不乐意。”

  程处弼听得此言,不禁双眉一扬,好奇地问道。

  “都隐士高人了,天子为大唐万年基业计,迁个都,关他们屁事。”

  “……”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