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2章 雉奴,你可是遇上了什么为难之事?_大唐第一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的关中,关中各州县中,预计能够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能够留下一定的余粮进入官仓。

  剩下的地方,需要朝廷调拔的粮食,只占到了往年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

  而大唐在去岁,向关中输送了一百万石的粮食,去岁末尚结余七十万石。

  今年入冬以后,仍旧还有近四十万石留存,再加上地方上官仓的余粮增长了近十五万石。

  一来一去,已然渐渐地接近于持平。这个消息,对于大唐朝廷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喜之事。

  而原本还有一些对于迁都尚有疑虑和报怨的杂音,也都被这利好消息给统统淹没掉。

  要知道,就在大唐北征薛延陀当年,共计耗用人力十五万,征调船只近千,共向关中运粮三百万石。

  为了运送这么多的粮食,光是折损的牛马,就以千数计,更别提一路的损耗,更是触目惊心。

  而随着陛下与文武百官不再进入关中之后,向关中输送的粮食直接腰斩式地下降。

  而今年,更是因为关中尚有数十万石余粮,加之关中遭灾渐少,并没有输粮入关中。

  能够生活在富足,而又交通水运都极其便利的河洛之地,以此为政治中心。

  这里,也更利于大唐统御天下,而且交通十分便利,也很利于大唐精锐机动。

  总而言之,从地理环境,以及从朝廷的财赋支出等层面而言,迁都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

  “……这也就是说,等到明年,春夏之交,我们就大致可以确定,是否再需要向关中输粮。”

  随着马周此言定论,李世民亦是心情十分愉悦地抚着颔首而言。

  而太子李承乾,此刻就恭敬地坐在一旁,听着父皇在这里与重臣们商议政务。

  时不时,父皇还会询问一下自己的意见,这让太子李承乾有些诚惶诚恐,但又有着极大的受重视感。

  毕竟,自己一家几口人,被撂在那长安那么长的时间,几乎可以说就是在坐冷板凳。

  好在诸事已定,自己这位太子殿下,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大唐的政治舞台。

  君臣的心情都十分的愉悦,毕竟迁都之后,带来的是好事情,而非是坏事。

  这既对天下百姓有了交待,同时也将那些非议之声给压制了下去,当然开心。

  看着那一干重臣们纷纷起身行礼告辞,而李承乾又稍坐了一会之后,这才起身,去给长孙皇后请安。

  李世民则安逸地坐在案几后边,呷着茶汤,寻思着自己是先假寐一会,还是先处置公务。

  就在这个时候,就听得殿外传来了说话声,不大会的功夫,就有宦官禀报,晋王李治求见。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那乖巧懂事又孝顺的晋王李治步入了文成殿内,招呼着李治来到了跟前坐下之后。

  父子二人聊了一会,李世民就觉得有些不太对,这位年轻的九郎,既便是在笑的时候,眉宇之间,似乎都裹着一团愁云。

  “雉奴,你这是怎么了,可是遇上了什么为难之事?”

  “父亲,孩儿没什么事。”李治愣了下旋及赶紧连连摇头辩解道。

  “呵呵……你这孩子,怎么,你觉得你能瞒得过为父不成?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情。”

  “难道这天下,还有什么事情为父帮你解决不了?”

  听到了这话,李治用力地抿了抿嘴,眼眶渐渐地泛红起来。

  请收藏:https://m.my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